波譜與原子分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于1986年由原國家計委批準籌建,1988年建成驗收。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實驗室已成為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磁共振波譜學與原子分子物理學創新研究基地,實現了從基礎到應用的完整鏈接,引領了我國多學科交叉的磁共振波譜學發展,研發了滿足國家戰略需求的高精度原子頻標,發揮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實驗室定位
以前沿科學問題為牽引,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開展磁共振波譜學與原子分子物理學的基礎和應用基礎創新研究。
在波譜學領域,面向化學和生命分析,重點開展磁共振波譜方法學和譜儀技術研究,充分發揮國家大型科學儀器平臺作用,引領我國多學科交叉的波譜學發展。在原子分子物理領域,重點開展原子分子量子態的光場調控前沿基礎研究;以國家重大需求為牽引,按照“探索一代、研制一代、應用一代”的布局,開展原子頻標從基礎到應用的研究。
研究方向
通過電磁輻射與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研究原子分子的結構、動力學及其環境效應。
主要方向一:磁共振波譜學
以生命體的物質基礎分析與生命過程動力學分析為導向,開展液體和固體核磁共振波譜、活體磁共振成像及波譜的物理基礎、譜儀技術、實驗方法和應用研究,重視不同磁共振手段以及與其他分析手段的綜合與集成。建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引領我國多學科交叉的磁共振波譜學創新研究基地。
主要方向二:原子分子物理學
針對原子分子物理中的基礎問題,開展冷原子物理、原子分子結構與動力學、精密譜測量的研究;以原子頻標國家重大需求為牽引,按照“探索一代、研制一代、應用一代”的布局,開展從基礎到應用的研究,研發系列高性能原子頻標,滿足國家戰略需求。建設原子分子物理國家創新研究群體,成為我國原子分子物理領域不可替代的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