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德國墨尼黑大學Karl U. Schreiber教授應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精密測量院)邀請,作為“王天眷講壇”第四十二講嘉賓,作了題為 “Progress in high resolution Sagnac Interferometry”的報告。精密測量院副院長倪四道致歡迎辭并向Karl U. Schreiber教授頒發了中科院“國際杰出學者”以及“王天眷講壇講席教授”的聘書和獎牌。王勇副院長、馮芒研究員,華中科技大學張潔教授等老師和學生共計40余人聆聽了報告。報告由閆昊明研究員主持。
Karl U. Schreiber教授是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衛星地學大型研究裝置負責人,德國威茲爾大地測量天文臺前臺長,現任國際激光測距服務 “Transponder Working Group”主席(#10171293)和國際工作組(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NATO-北大西洋公約組織,IWG)旋轉地震波工作組成員,是超大激光陀螺儀、人衛激光測距等領域的著名科學家。2016年,Karl U. Schreiber教授獲得度歐洲地球科學聯合會的克里斯蒂安-惠更斯獎章(Christiaan Huygens Medal)。
報告會上,Karl U. Schreiber教授系統介紹了威茲爾大地測量天文臺第一代、第二代超大激光陀螺儀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標、系統誤差解決方法及在Sagnac效應探測方面的成果,且第二代超大激光陀螺儀的地球自轉檢測靈敏度顯著高于其他已報道超大激光陀螺儀,Karl U. Schreiber教授所在團隊通過實驗測試了溫度、激光能量對Sagnac效應檢測的影響。隨后他介紹了目前正在搭建的三維超大激光陀螺儀RMOY的原理和初步測試結果,對精密測量院搭建激光陀螺儀給出了建議,并希望開展合作研究。王勇副院長、倪四道副院長、張潔教授就威茲爾大地測量天文臺VLBI與超大激光陀螺儀測量精度分析和比較、干涉儀傳感器背景噪聲抑制等方面Karl U. Schreiber教授進行了熱烈討論。
會后,Karl U. Schreiber教授和張潔教授團隊參觀了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武漢大地測量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野外站副站長彭碧波研究員介紹了重力觀測室、人衛激光測距觀測室和GPS觀測室的情況。Karl U. Schreiber教授表示他第一份工作是人衛激光測距觀測,今天終于見到了大名鼎鼎的武漢站感到無比的激動和興奮,了卻了他多年的心愿。

會議現場

頒發中科院“國際杰出學者”以及“王天眷講壇講席教授”的聘書和獎牌現場